湖北恩施学院校园风光 招生网学校展示

专业概览



专业亮点:教演一体,直通院团,就业率99%

以懂教学、善表演、会编排为目标,通过一对一声乐、钢琴、器乐课程和“学、练、演、赛”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平台,如学校、文化馆、歌舞团、艺术培训机构等;结合AI数字音乐工具的应用,培养“能演唱、能编曲、能教学、懂运营”的综合性音乐人才

专业视频

  • 选考科目
  • 教学形式
  • 学制
  • 获得证书
  • 培养模式
  • 院系

就业及升学

  • 就业领域

  • 就业前景

升学成果

张单 | 音乐学专业
考研上岸四川师范大学

她说: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你不能偷懒、不能浮躁,更不能自我欺骗,但是在这条道路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它会使你变得吃苦耐劳,修身养性,磨练你的意志力,你将从中学会坚强、自信、勇敢,我想说是,如果选择了,不要怀疑,不要犹豫,就勇敢地向前冲吧!

张颖 | 音乐学专业
考研上岸哈尔滨音乐学院

她说:考研是场持久战,只要你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学习,就一定会不负众望。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不要以为困难就选择放弃,当你坚持到最后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毕竟有一句话叫有志者事竟成!

袁雪婷 | 音乐学专业
考研上岸重庆师范大学

她说:考研一定要坚持和心态好,这样才会成功。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先急于等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那就是坚持。未来还长,不必慌张,愿大家都能平心静气的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在隐隐的努力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彭玉莲 | 音乐学专业
考研上岸长江大学

她说: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你可以为了专业需要、大学失之交臂的那个学校、一个向往的城市、自己喜欢的专业亦或是爱情、友情等等而去考研。但千万不要看到别人在考而考,这样的你肯定拼不过那些内心一定要考上的人。不要一开始就否定自己,在考研这件事上,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

罗杰 | 音乐学专业
考研上岸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

他说:我是从高一开始系统的学习音乐,直至高三艺考时才着重学习美声,进入大学之后,有机会接触到更多音乐方面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专业的老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使得自己更加喜欢美声这一专业。从大一上专业课时的懵懵懂懂,到后边儿自己一点点的进步,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学好!

课程设置

  • 特色课程
  • 核心课程

知识与技能

可获得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练掌握舞蹈系统训练方法、专业教学等学科知识。

可获得实践技能:

能教学、能表演、能创作、能编排为培养目标,为各类就业单位输送知识结构全面、实践能力强并具备一定民间音乐文化素养。

可掌握能力:

1.乐器演奏技巧,如正确的手指位置和呼吸方法

2.乐理知识,如音符、音阶和节奏的理解

3.音乐听觉训练,提高音高、音色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4.音乐创作和演奏能力,培养个性和创造力

师资力量

杨华
副教授

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省民族民间艺术中心研究员,湖北民族学院第三届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恩施州音乐家协会会员;政协恩施州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主讲视唱练耳、中国民歌、土家族民间音乐、土家族民间音乐文化、声乐、琵琶、合唱与指挥、合唱教学与排练等。主持教研项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及研究”“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科研项目。编写教材3部,撰写著作3部,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个人获校级、州级、省级表彰。

卿剑
副教授

四川音乐学院考级评委、上海打击乐协会考级评委。主讲《器乐——打击乐》《计算机音乐软件基础》等课程。主持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项目《MIDI音乐在民族院校走民族特色化教育之研究》,主持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土苗地区计算机音乐特色化实践教学研究》,主持2015年湖北民族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陶笛在民族高校通识选修课的普及研究 ——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主持2016年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应用型独立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为例》,主持2020年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校级课题《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打击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谭晓璐
讲师

主持省、校级科研教研项目4项,分别为:2022年9月,主持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民间音乐传承途径与高校课程思政的双向效应研究》,在研;2022年12月,主持《钢琴2A》课程入选PBL校级一般改革课程,在研;2023年2月,主持校级一般委托项目《PBL模式在高校传承人培养中的应用——以< 土苗音乐文化传承>中的恩施扬琴为例》,在研;2023年12月,主持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题《非遗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以恩施扬琴高校传承为例》,在研。发表论文及著作6部。多次获湖北恩施学院“杰出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双至”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邓聪
讲师

恩施州音乐家协会理事。从事作曲、编曲、音乐理论以及钢琴即兴伴奏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个人原创舞蹈音乐作品《恋上草青青》作品获得湖北省金凤奖铜奖 ;个人改编的舞蹈音乐作品《毕兹卡、卜呲》获得湖北省金凤奖金奖并代表湖北省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银奖;参与创作和指导的作品《土家伙计耍起来》参加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获得一等奖,个人获得优秀创作奖;个人音乐作品《莲香》入选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晚会;个人音乐作品《铃鼓声声》入选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晚会;个人音乐作品《追梦的土家人》入选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晚会;2019年参加“湖北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获得理论作曲组一等奖、个人全能二等奖等四项奖项;参与指导的作品《月儿梭》、《哎哟妈妈》参加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个人音乐作品《阳光下的毕兹卡》入围中央电视台《五四青年特别节目》大型文艺晚会;2020-2022年担任湖北省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长江杯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决赛评委。

罗慧敏
讲师

主要承担《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概论》等课程教学。发表《土家族音乐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试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办高校艺术专业的发展机遇》等多篇论文。2021年主持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课题(学校发展类),已结题。2020年《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获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三创赛”,获校级特等奖、省级二等奖、优秀指导老;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三创赛”,获校级特等奖、优秀指导老师;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获省级二等奖。

马凤余
博士|教授

省级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医学教育协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协会制药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亚洲社会药学》常务编委。

覃红斌
教授

中国解剖学会会员,湖北省解剖学会会员,湖北省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向阳
博士|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重症代谢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委,恩施州风湿免疫病学会主委,湖北省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特聘专家。

刘启荣
教授|主任医师

湖北省围产医学会委员,恩施州中西医结合学会、州解剖学会常务理事,恩施州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恩施州州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委员会,恩施州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恩施州围产医学会委员,连任卫生部规划教材大专第四版、第五版《妇产科学》教材及配套教材编委。

殷彩桥
教授|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博士、乔治华盛顿大学公派访问学者,湖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刘红
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兼任湖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健康管理师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恩施州药学会副理事长,恩施州医学会副会长,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 4 项,参编规划教材《药理学(案例版)》《药理学纲要》,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孟卫星
教授

公开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1部,担任《医学伦理学》《中国预防医学与临床》《中西医结合药理与临床》的副主编,参与并完成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获恩施自治州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并完成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复方竹节参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恩施自治州重点科研课题共计四项,均获得恩施自治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谭远斌
副教授

主持完成校级重点教研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2021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2022年作为第一完成人成功申报医学检验技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作为第二发明人参与发明专利1项。

李从德
副教授

曾主持省教育厅“一氧化氮在慢性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学习记忆相关神经元内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和“内源性大麻素对尾核神经元损害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以卓越医师为目标导向的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完成人;“一氧化氮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邓启辉
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

曾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主持院级精品课程项目1项;参与了省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并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吴昊
副教授

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湖北恩施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生化与自然科学教研室主任。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含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恩施州科技局企业支撑类项目1项,校级重点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张棽
副教授|主治医师

毕业于武汉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曾于湖北恩施民大医院外科工作,2017年至湖北恩施学院任教。主持编著教材1部,多次指导学生竞赛获省级奖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地厅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

吴淋波
副主任医师

新疆医科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曾在新疆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工作。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胡加鹏
教授|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专业方向内科学。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及医院管理工作达30余年,担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董事长、院8年,学校学术委员会医学组组长,评审会专家,市医学会鉴定专家,发表专著、论文40多篇,河南、湖北二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担任过多层级学会理事和委员、擅长于医学教育、教学和医院运营管理。

教学特色

OBE教学理念

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注重培养知识多元化和能力综合化的人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演唱、编曲基本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立足“武陵地区、面向全国”,以懂教学、善表演、会编排为培养目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力培养能唱民歌、能编曲的综合性音乐人才。采用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践平台。本专业注重培养能胜任音乐教学工作,也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如学校、文化馆、歌舞团、培训机构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名企协同育人

本专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先后与中小学及各级文艺文化团体及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合同,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前景。目前签订的部分合作单位: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恩施州文化馆、硒都小学、施州小学、虎民路小学、小渡船中学。

实验实训条件

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

琴房65间,钢琴60台,教学古筝6台。排练室、流行键盘、鼓房、架子鼓、综合阶梯教室、三角钢琴、多功能教学设备等教学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湖北青歌歌舞团、宜昌市盛汇文旅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恩施玖加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久欣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上百家实习实训基地。

竞赛获奖成果

教师受邀参加国家级活动音乐创作编曲:邓聪老师的编曲作品多次登上央视,如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全国第三届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原创音乐作品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第19届中国好创意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省级一等奖

多次参加省级及以上知名赛事开幕式展演:学生多次参加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文艺节目现场展演

国际交流

我校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的培养,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积极拓展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全面开展国际研学、国际留学和国际班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北安普顿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



明星学子

专业带头人

职业兴趣测试

【职业测评——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
如何精准、高效地找到

自己适合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
如何在适合的领域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扫码识别进入职业适应性测评页面

开启职业兴趣测评
全面了解自己,精准匹配个人特质
助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

 

我要报考

音乐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