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一、个人简介
女, 一级副教授,本科学历,湖北恩施学院音乐体育学院音乐学专业带头人;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省民族民间艺术中心研究员,湖北民族学院第三届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恩施州音乐家协会会员;政协恩施州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艺术研究。
二、主要承担课程:
(一)理论课程:视唱练耳、中国民歌、土家族民间音乐、土家族民间音乐文化
(二)实训课程:声乐、琵琶、合唱与指挥、合唱教学与排练
三、主持科研项目:
(一)主持项目:
1、教研项目: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及研究”,2007年(批准号:2007B176)。
2、科研项目:“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9年(批号:2009J015)。
(二)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1、湖北省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土家族花灯在新农村背景下的传承——以来凤花灯“靠灯舞”为例”,项目号20150517028。
2、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校级项目“音乐基础教育在中小学管乐团建设中的重要性——以硒都民族实验小学管乐团为例”,项目序号:2016CX173。
3、湖北民族学院2017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中的土家族“摆手舞”发展与文化变迁研究”,项目序号:2016CX261
4、湖北省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民间婚丧仪式调查研究”,项目号:S201910517071
四、主要成果:
(一)编写教材:
1、《声乐教学与训练曲集》(三)(21世纪高校音乐课程建设系列教材),主编(排名第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INBS 978-7-5622-5533-8/J
2、《声乐教学与训练曲集》(一)(21世纪高校音乐课程建设系列教材),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INBS 978-7-5622-5535-2/J
3、《声乐教学与训练曲集》(二)(21世纪高校音乐课程建设系列教材),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INBS 978-7-5622-5534-5/J
(二) 著 作:
1、《民族声乐理论技巧与多元化探究》,专著[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CIP数据核字(2017)第132519号)
2、《声乐教学理论与作品演唱技巧》,合编(排名第一)[J].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07.(CIP数据核字(2017)第337319号)
3、《乡民们的庆典——湖南桑植县土家族民间宗教[还傩愿]仪式实录》,合著(排名第三)(主要负责仪式中音像方面的实录与阐释)[K]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1(CIP数据核字(2008)第210318号)
(三)发表论文:
1、《浅析土家族“三声腔”民歌----《十八哥哥》与《茶籽树》》 独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4期 ISSN1004-941X CN42-1328/C
2、《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独撰 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002年10月 ISBN7-5352-2893-3
3、《《槐花几时开》与其钢琴正谱伴奏》 独撰 戏剧文学
2003年8期 ISSN1008-0007 CN22-1033/I
4、《赏析肖邦前奏曲(OP.28)№.18 》独撰 戏剧文学
2003年9期 ISSN1008-0007 CN22-1033/I
5、《小议声乐教学中的“互动”活动 》独撰 戏剧文学
2003年10期 ISSN1008-0007 CN22-1033/I
6、《就培养目标谈高师声乐教学》独撰 戏剧文学
2004年7期 ISSN1008-0007 CN22-1033/ I
7、《土家族灯歌《黄四姐》》独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5年1期 ISSN1004-941X CN42-1328/C
8、《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音乐风格及其艺术特征 》独撰 戏文
2005年4期 ISSN1003-6113 CN33-1031/J
9、《土家族联缀套曲“叫歌锣鼓”初探》独撰 戏文
2005年4期 ISSN1003-6113 CN33-1031/J
10、《论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原创力》独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4期 ISSN1008-3456 CN42-1558/C
11、《恩施“耍耍”与东北“二人转”比较》独撰 戏剧文学(核心)
2006年7期 ISSN1008-0007 CN22-1033/I
12、《单弦牌子曲与长阳南曲渊源关系探讨》独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核心)
2008-06-01 ISSN1004-941X CN42-1328/C
13、《湖南桑植高傩仪式局的唱腔状况——冯民柱高傩班子“还寿愿”法事仪式个案分析》
独立 土家族确认五十周年(1957-2007)土家族研究学术研会议论文集
2008-05-01 ISBN978-7-216-05537-6/K
14、 《长阳南曲与牌子曲》 独撰 三峡文化研究(第九辑) 2009年P.39-45
15、《地方高校音教专业人才培养与本土民间音乐传承》独撰 电影评介
2010.12.第23期ISSN1002-6916X CN52-1014/J
16、《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
——以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独撰 通俗歌曲
2016.05月(下旬)ISSN1003-7322 CN13-1005/J
17、《来凤土家族花灯“靠灯舞”调查报告》第一作者 歌海
2016.12.第6期 ISSN1007-4910 CN45-1228/J
18、《从音乐学角度探究土家族风俗歌的艺术特征》独撰 贵州民族研究(C刊) 2017.06.
(第38卷总第196期)ISSN1002-6959 CN45-1001/J
19、《论中小学管乐团建设中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硒都民族实验小学为例》
第一作者 艺术平鉴 2017.09(第17期)ISSN1008-3359 CN52-1165/J
20、《恩施民间花灯“靠灯舞”与“耍耍”文化背景及表演形态异同之比较》第一作者
艺术品鉴 2017.10 ISSN2095-2406 CN61-1485/J
五、获奖:
(一)个人获校级、州级、省级表彰与奖项:
1、在湖北民族学院1997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2、1998年秋季参加湖北民族学院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获第一名奖。
3、独撰论文《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2002年高校艺术教育论文评
选中获优秀奖。
3、2003年辅导女声小组唱《盛装情韵》在湖北省第八届“楚天群星奖”音乐比赛中获优
秀奖、教师指导奖。
4、在湖北民族学院2003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5、在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6、指导毕业论文《论小戏种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鱼水关系——以“恩施灯戏”为例》
(作者:郑婉君)获湖北省2014年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奖。
7、指导毕业论文《论新农村文化环境中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以“恩施傩戏”现
状、表演变迁为例》(作者:陈婷玲) 获湖北省2015年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奖。
8、参与排练的恩施花灯戏《兄妹观灯》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6年全省校园戏曲展演活动”中获大学组二等奖,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
9、2017年在政协恩施州七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采取“订单式”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模式的提案》被政协恩施州委员会评为优秀提案。此提案自2018年起被恩施州教育局采用,实施于恩施学院至今。
10、2020年参与第一届湖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申报《“四策联用、四体支持”崁入式民族传统艺术传承弱唱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获湖北民族大学二等奖。
(二) 指导学生获省级奖项:
1、指导2014届学生郑婉君毕业论文《论小戏种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鱼水关系——
以“恩施灯戏”为例》获湖北省2014年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2、指导2015届学生陈婷玲毕业论文《论新农村文化环境中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以“恩施傩戏”现状、表演变迁为例》获湖北省2015年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3、指导音乐学学生熊奎、凌荣贵、陈彦良、黄晓金、张雪寒、杨晓的表演唱《马桑树儿搭灯台》参加2017年“大艺节”比赛获湖北省大学生三等奖。
4、指导音乐学2015级学生王婷参加2017年湖北省第四届“长江钢琴杯”乙组自弹自唱组比赛获二等奖。
5、指导音乐学2016级学生杨凤瑶参加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长江钢琴杯”乙组民族声乐比赛获三等奖。
6、指导音乐学2017级学生曹欣昀参加2019年湖北省第六届“长江钢琴杯”乙组民族声乐比赛获优秀奖。
7、指导音乐学2019级学生武新玲参加2022年1月湖北省第八届“长江钢琴杯”乙组声乐美声演唱法组比赛获三等奖。
8、指导音乐学2019级学生欧阳汝贝参加2022年1月湖北省第六届“长江钢琴杯”乙组民族唱法比赛获三等奖。
下一条:卿剑